p;有他起头,后面自然有不甘落后的跟着上来奉承。虽然这么做白白便宜了永宁县,可是太守大人的马屁他们却不得不拍。
\n
裴杼张了张嘴,愣是插不进一句,而且他准备的话,也确实没有他们的好,拍马屁都能拍出花儿来,这本事也了得。
\n
裴杼彻底失去了开口的机会。不过,无需他开口也挺好的,站在那儿便把名字还有碑文给弄到手了,自己还能落个轻松自在。
\n
刘岱大手一挥,定下了“建兴渠”的大名,又文思泉涌地写下了一篇《初游建兴渠记》。
\n
游记都是骈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说实话裴杼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建兴渠么……这名字是不是也在拍马屁?他记得新帝的年号便是建元。哟,拍的还是龙屁呢。
\n
名字什么的无所谓,有个噱头就好,裴杼得了便宜之后,还没来得及吩咐让工匠雕上去,郑兴成便代劳了,大张旗鼓地叫来早已准备在侧的工匠一通叮嘱。
\n
裴杼:“……”
\n
算了,其实不说话也挺好的。
\n
逛完了建兴渠已经快到晌午了,期间这些位大人还留下了数篇诗文,也都不用裴杼开口,便被郑兴成仔细收好了。
\n
见他如此积极,裴杼也省了不少事儿。
\n
再之后回了县衙,就更不用裴杼费神了,郑兴成一个人都能将太守大人给伺候得细致又妥帖。
\n
这回设宴,公账上其实并没有拨给多少钱,不过这酒宴却办得极好。每一处矮几上摆着的酒菜颇为丰富,不仅有永宁县这边的特色,更有州衙各处的时兴菜。且郑兴成不知道打哪儿打听到了州衙诸位大人及各为县令的喜好,每个人的口味都还不同,咸淡荤素把握得极好。
\n
各桌上的酒水也各不相同,太守大人偏好浊酒,杜大人喜欢清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