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n
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残酷了,不光后宅的小娘子们接受不了。
\n
男人们一样。
\n
“这什么结局啊,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功成名就了,怎么能英年早逝呢!他才三十多岁啊!”
\n
“就是,太可惜了,十七郎实在是太可惜了!”
\n
“呔!这结局,真他娘的操蛋!”
\n
祝老三仰起脖子灌了一大碗酒。
\n
“祝老三,你是不是哭了啊!”
\n
“老子没有!是今儿这酒太烈了!”
\n
“不可能呀!酒还是你平常喝的乌蛇酒啊!”
\n
“滚蛋!老子说烈了就是烈了!”
\n
十七郎这个人物,随着杨蔓娘的笔触,早就深深的扎根在汴京人的心中。他们看着他从一文不名受人欺负的庶子,到连中六元,看着他做到中书侍郎,又到后来一步步走上摄政王之位,看着他带领大宋威服四夷,走向强大。
\n
他就像汴京人的儿子一样,那么的亲切,又那么的争气,那么的让人骄傲自豪。
\n
所以,当他最后英年早逝的时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无数人为之惋惜和流泪。
\n
甚至。
\n
《虹桥小报》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在话本儿完结的第三日,他们在自家小报上刊登了一则《祭十七郎文》。
\n
这篇祭文,通篇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张扬的言辞。撰稿人的文笔非常的朴实,情真意切,祭文里按着墨瑾公子书中的时间线,整理叙述了杨卿臣的生平和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