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汴京最大的自由贸易市场,这个季节的潘楼,可谓是热闹至极,人声鼎沸。
\n
如今正是最后一茬秋菜下来的时候,牛车,骡车,串车,拉着大车小车的菜往潘楼里送,每个卖菜的摊子上,白菜萝卜都一颗颗堆放的整整齐齐,菜垛子码的高高的,不光卖菜的多,买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几乎家家户户都全家出动,赶着车来买冬菜。
\n
“霜菘多少钱?”
\n
这个年代白菜还不叫白菜,叫霜菘。
\n
“便宜实惠!两斤一文,要一百斤以上的三斤一文。”
\n
菜贩子扯着嗓子,大声的吆喝着。
\n
“姐,咱们买多少?”
\n
“要五百斤吧!”
\n
“芦菔呢?”
\n
芦菔就是萝卜。
\n
“唔,也要三百斤。”
\n
见她这么豪气,菜贩子顿时喜笑颜开:
\n
“小娘子,这里还有我浑家带着村里的女人晾的干蘑菇和木耳,还有豆角干儿,黄瓜干儿,自家晾的山药片儿。都收拾的极干净,冬天添菜是极好的,小娘子要不要也来点儿?”
\n
“好,那就各来二十斤吧!”
\n
杨蔓娘自然求之不得,她可不想整个冬天都白菜萝卜,萝卜白菜,有这些替换着吃自然不错。
\n
她买的多,菜贩子帮忙给装好车。姐弟二人赶着车回家送了一趟,将这些都存放到地窖里,在家吃罢午饭,又赶了牛车出来,买了几大筐各色易于储存的零嘴儿,栗子,葡萄干儿,核桃,红枣,松子,杏干儿,最后又买了五坛子蜜煎樱桃,一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