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俗话说。
\n
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
\n
前段儿时间的三九,就冷的人出门捂着耳朵跳蹦子。今儿个是六九的第一天居然更甚,早晨起来不光正屋的门和窗户被从外面冻住了,廊檐下更是一夜之间结了好多长长的冰溜子。
\n
一大清早起来,老二杨士林就把火盆儿端到门口,烤开了冻上的堂屋门,又拿火钳敲掉廊檐下的十几根长冰溜子,才去报房上工。
\n
杨蔓娘和妹妹杨盼娘洗漱梳头完毕,吃了朝食。便换好新衣裳,一起去街对面的韩家牛车行取自家的牛,准备套牛车去一趟昭庆坊的文绣院。
\n
杨蔓娘家如今租的公租房里,是没有建牛棚的。而且,店宅务对于出租房管的很严,是不允许随意乱搭乱建的,违者便要罚款撵出去。所以,她家的牛一直都寄养在附近的韩家牛车行里,每次需要用的时候再拉回家里来。
\n
之前,说要送老三杨盼娘去学个一技之长,并不是随口的空话。杨盼娘想了两日,最后说想去文绣院学刺绣。
\n
对此,杨蔓娘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对于文绣院这个地方,她虽然也听人说过,却也不怎么了解,还是要亲自实地去看一下才放心让妹妹去。
\n
韩家牛车行不远,出了巷子口走个两百步,再过马路对面便到了。
\n
牛车行的门脸儿不大,招牌就最普通的蓝色幡子。牛车行的店主是个五十来岁头发发白的老伯,叫韩安源,在这一片儿开牛车行有二十多年了。
\n
姐妹二人到的时候,车行已经开门了,店主韩安源也正拿着长长的竹竿儿敲廊檐上的冰溜子。
\n
“韩伯!”
\n
杨蔓娘姐妹搬来保康门街这边儿也也快两个月了,周围的人也都大概混了个面熟。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