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对上述的情况自然也是了解的。
\n
闻言如实回朱贵道:
\n
“大姐这些日子,晚上一直都在给新书存稿,不过,具体存了有多少字了我还不太清楚。”
\n
“那就好。”
\n
大掌柜朱贵闻言松了口气。
\n
有在写稿子就好,他还担心杨蔓娘年纪小玩心重,过了一个年,就散漫下来了呢。
\n
作为朱雀门小报的大掌柜,朱贵一直都留心着其他同行的情况。
\n
如今,各家小报都请了人连载小说。不过,对自家朱雀门小报,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影响。
\n
无论是《小报》那边儿请的岳阳老生,还是《新闻》那边请的清月散人,他们都是文人,文人相轻,而且又都是成名已久的老作者,自然不想学墨瑾公子这个初出茅庐之人的书,免得被人说拾人牙慧。
\n
所以,都依旧按着各自原本的风格继续写。
\n
但是,他们的作品质量虽然不错,可是跟杨蔓娘这种被现代广大网文读者调.教过的老油子不一样,跟她笔下节奏很快,梗很多,还狗血频发,让人等得焦急的话本儿小说比起来,这二位的话本儿,就显得有些平淡,不够看了,当然一些多年口碑积攒的老读者虽然也会买,但是毕竟是连载的,大都是买回来先放着,并不着急慢慢的看,所以,便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并没有杨蔓娘的书那般反响火爆。
\n
当然,汴京十七家小报,各有各的法子。不一定都和《小报》《新闻》似的反应,请成名老手连载打擂台。
\n
比如虹桥小报,向家小报和杨氏小报,这三家小报也很有头脑。另辟蹊径,没有打擂台,反而特意找人模仿杨蔓娘的小说写法。
\n
一个是写了一个王爷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