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百姓和朝廷官员家里喜欢点外会之外,就连住在皇宫里的官家也不例外。偶尔嫌弃皇宫里的饭菜索然无味,便会打发贴身太监去宫外寻找更多的美食。杨蔓娘之前还在向家小报上看到,说官家某次出宫微服私访的时候,吃了桑家瓦子里的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竟觉得比宫中的御厨还要做的好吃,之后便也学起了民间的法子,时常命贴身太监去宫外订外会回来吃呢。
\n
不过,杨蔓娘家里可没有小厮。所以,一般点外会都是到饭点儿,听见巷子里的店小二吆喝声音,老三杨盼娘便披了厚实衣裳,带着白绾绾,飞快的跑出去跟店小二点菜。
\n
“大姐,快出来吃饭啦,今天咱们吃素骨头面、煎肝儿和姜丝梅子。”
\n
杨盼娘提着食盒儿回到东屋,朝书房得方向喊了一声儿。
\n
随手将漆食盒儿打开,其间有四层,每一层放着一道菜,里面的面还冒着热乎气儿。这倒也不奇怪,如今虽然不如现代一般发达,有专门的食品保温的技术。但是,大宋市井的劳动人民自有其朴素的智慧。
\n
到了冬天,各家店铺中都会在食盒儿里换上温盘来运送食物。温盘是由上下两层瓷组成,上层瓷较薄,下层瓷较厚,中间的隔层是空的。需要送出的吃食都装置在温盘之中,在其间的隔层里注上热水,便可使得食物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最初的温度,一点儿都不影响食客用餐。
\n
“就来了。”
\n
杨蔓娘写了一上午稿子,肚子也饿了,闻声将写好的稿子收起来。
\n
捏了捏有些发酸的眉骨,一边洗手一边道:
\n
“今儿的外会是买的哪家的?”
\n
这个年代的店铺,也有等级之分,有些店铺是可以提供外会的,而有些店铺,则并不需要以外会来招揽客人。
\n
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像那些规格较高的正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