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不仅代天子以正纪纲,更为帝王耳目,端劲特立,不负帝王一腔信任,实现了他们在潜邸时的约定。
\n
朝廷的清官不止陆宜洲,资历比他高者并不在少数,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一件事——江南道,唯有陆宜洲才镇得住。
\n
皇帝特准他权领正二品巡按使。
\n
他也不负帝王所托。
\n
承平三年,陆宜洲携妻子母亲返回洛京,町州百姓夹道相送,奉上万民伞,更有人以袖擦泪,场面一度哽咽。
\n
没有陆青天的江南道再富庶也只富庶那么几个人,百姓如猪狗,苛捐杂税猛如虎。
\n
陆青天上任就把江南道节度使废掉,斩了三个知州,并率先垂范,上行下效,江南道才算真正的承平。
\n
此番回京述职,陆宜洲优秀的政绩毋庸置疑,皇帝深感欣慰,几番沉思,年仅二十三岁就做到正三品大理寺卿实属罕见,职事官这边肯定不能再晋级,那就赐特进,正二品文散官。
\n
文散官虽多为荣誉象征,但正三品以上是分水岭,正二品的待遇尊贵无比,此番也为他入参政阁听政埋下了伏笔。
\n
从这日起,陆宜洲的仕途如履平地,简在帝心,成为当之无愧的宰相之首。
\n
仁安坊陆府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而他则成为了下一任家主。
\n
他实现了新婚时对妻子的第一个承诺:让芝娘也能像祖母那样,年年用上最新的螺子黛。
\n
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握紧她的手。
\n
虞兰芝仰脸,在他的眼睛里看见自己笑靥如花。
\n
她说:“恭喜宰相大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