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一个人跟着商队,好不容易回到关中,家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去处,想投靠二娘家,此行是想请村正阿翁帮忙,我想要个附籍。”
\n
张锦禾点点头,明白了萧然的来意。
\n
萧然的服饰虽然奇怪,但怎么看都不像是长途跋涉回来的。
\n
精神面貌也不像,精神的过分!
\n
“小郎君从西域归来,可有过所?”
\n
萧然自然是没有的,“娘子,我没有户籍,更不可能有过所。”
\n
“我能回到这里是因为我长相是唐人,说的也是唐话,加上朝廷政策,沿途的官差也就没有为难我。”
\n
大唐过所制度虽严格,但贞观初年战乱刚息,基层行政能力有限。
\n
《唐律疏议卫禁律》规定‘无过所私度关者徒一年’,但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对流民常采取‘先收容后核查’的务实态度。
\n
尤其在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后,朝廷鼓励“招抚四夷”,地方官更倾向于将归民视为“政绩增长点”而非“罪犯”。
\n
毕竟现在大唐人口稀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n
对于一般的流氓来说,其实还好,能说出个理由来,一般都不会为难的。
\n
一般是不为难,但是人家想为难你,也是合理合法的,所以萧然着急要搞户籍。
\n
“附籍事关重大,我不能做主,这件事只能等阿翁起来,可能有点麻烦.”张锦禾看了看张二丫。
\n
张二丫不明所以。
\n
萧然拿起一块粟米糕给三娘,“我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得麻烦村正阿翁和娘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