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也没有老子找儿子要钱的道理。”钱壮笑着说道。
罗菲家。
“小菲,爸爸向你道歉,要不是当初林东升来家里劝说,差点就让你辍学了,我是真没想到,你也能考入清北大学这样的顶级名校。”罗父。
“光嘴上道歉有啥用,得摆宴,多大的喜事啊,罗家村独一份,左邻右舍都看着呢。”罗母。
“不用了,能有这个结果,我也非常开心,就不用摆宴了,留点钱给弟弟读书,马上他也要考高中了。”罗菲平静地说道。
“姐,你太厉害了,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考入清北的学霸姐姐。”罗小弟。
“你也要加油,咱们穷人家,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姐相信你也可以考入清北的。”罗菲。
赵小娟家。
“小娟,我的好女儿,妈妈真为你骄傲,白血病没有打倒你,休学也没有打倒你,你能考入江城大学,真的太了不起了!”小娟妈眼含热泪地说道。
“爸,妈,这些年,你们也挺不容易的,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工作了,再好好报答你们。”赵小娟也跟着哭。
“你是我们的女儿,照顾你是应该的,我们也不需要你的报答,自己健健康康的,无病无灾,将来能有份好工作,再嫁个好人家,我们就很知足了。”小娟爸。
每年的高考季,有多少人开心激动,就会有更多人难过和失落。
每个家庭的悲喜并不相通,全看孩子的实力和发挥。
能进考场是一道坎,高考是另一道坎,出分又是一道坎,填报志愿还是一道坎。
能达到预期的,即使结果没有别人那么优秀,也很知足。
没达到预期的,即使是考进了211或者985,依然在纠结着要不要鼓起勇气重开一局。
无数考生的命运,在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下,开始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
鄂省今年的总高考人数,一共是35万人,而一本线划出的位置,是在全省前三万名左右。
而想要考入211或者更高一层的985,甚至是清北大学这样的顶级名校,这个概率,只会更低。
毕竟,清北大学在全国各省的招生计划,每年最多也只有一百个。
无数心智未熟的莘莘学子,也第一次在高考之后,被社会和家庭彻底催熟了。
他们有幸见识到了命运的神奇与残酷,也不幸见识到了父母在慈爱包裹之下的另外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