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一些相应的解题技巧,特别是最后一道压轴题,用怎样的思路更容易破解。
林东升也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不能辜负了熊教授对自己的信任,更不能拖了大家的后腿,必须要以满分的成绩,来获得这枚珍贵的金牌。
7月7日上午8:00,第45届IMO大赛正式开始。
比赛时间为4.5小时,共三道大题,每题7分,持续到12:30结束。
看到第一题的时候,林东升就感觉到了一丝压力,他明显发现今年的题目,整体难度较大。
第2道几何题和第3道压轴题,解答起来也并不轻松。
好在他平时苦心钻研,根基扎实,最后也有惊无险地全部解答出来了。
7月8日,比赛继续。
第4道和第5道大题,都相对正常,但第6道组合题,非常之难。
林东升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他参加所有数学竞赛以来,遇到的此生最难的一道竞赛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东升冥思苦想,越想越急,越急越有点静不下心来。
他对自己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信心,第一次有了剧烈的动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基础不牢,准备不足,实力不济,所以才解不出来。
或许,这道对他来说很难的题目,对别的参赛选手而言,并不是很难呢?
他很怕因为自己的糟糕发挥,影响了整支参赛队伍的整体成绩。
然而,想到熊永昌教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林东升虽然心里非常难受,还是强迫自己尽快冷静下来。
因为在考场上再难过也没有用,头脑冷静,稳住心态,认真思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相信,所有的竞赛题,即使再难,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在此之前,肯定会有一些类似的题目,简单涉足过类似的领域。
于是,他开始从脑海的海量数学题库里,反复地搜索,尽量寻找那些有价值的解题线索。
终于,他在最后一个小时,捕捉到了那一丝灵光。
“可算是解出来了,太难了,实在太难了,我再也不想参加这么恶心的数学竞赛了……”
比赛时间截止,林东升也累得头晕眼花,满头大汗。
他长出一口气,甚至有一种逃出生天的错觉。
只要再慢一分钟,这道题他估计就写不完了。
可以说,这次的数学竞赛,再一次让他对自己曾经非常热爱的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