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祭台,回到王宫。
\n
从礼制上来说,子受从一刻起,正式成为殷商第三十位大王。
\n
他的名字,也从子受变成帝辛。
\n
正式成为大商之王、天下之主后,帝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n
首先,他颁布了治国十策!
\n
第一:敬先贤。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修先贤庙,将轩辕庙轩辕神像移入先贤庙之中,将庙址迁至朝歌城南,使民供奉。
\n
第二:重贤才。有国由来在得贤,重贤才国传百代,在朝歌城内发布招贤榜文,广为传播,叫天下人知之,访遗贤于山泽,寻能人于大川。
\n
第三:开言路。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广纳忠谏,使朝廷有敢言之士,唯以谏得功,不因言获罪。
\n
第四:重农桑。农为国之本,故劝民开垦,使无抛荒之地,广修水利,建可灌溉之渠。
\n
第五:重冶炼。遍寻铁矿,加以冶炼,使民有可用之农具,国有可用之兵器。寻金矿,充实国家之仓廪,寻银矿,丰富百姓之货殖。
\n
第六:查户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遍查有无隐匿之人,使俱归于王化,厘清人口,战时以便征兵。
\n
第七:强军队。留强兵,使敢战之兵得其所偿;汰老弱,使体弱之卒重归土地。
\n
第八:养老幼。兴建慈幼院,鳏寡孤独者,孤寒无依者,身体残疾者,按月给口粮,使无枉死之患。
\n
第九:广蓄粮。新建平价仓,逢灾年放粮,遇丰年收粮,使百姓无饿死之忧,收百姓余粮,遇战事军兵可用。
\n
第十:遣宫人。遣散六院,有年过二十而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