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然而,此举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n
次年,也就是龙朔元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采纳。
\n
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n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
\n
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
\n
麟德元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n
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
\n
李治又担心武则天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n
从此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n
又二十三年后,即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
\n
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n
这一年,武则天五十九岁,已经临近老年。
\n
八年之后,即载初元年九月,天下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亦自请赐姓武氏。
\n
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武则天方准所请。
\n
于同年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