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这些也要大量。”
店主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偏远地区医疗站采购。”苏窈面不改色,“那边交通不便,一次性要多备一些。”
两个小时后,苏窈租用的三轮车上堆满了药品。
她特意要了许多维生素片和钙片,在漫长的寒冬里,新鲜蔬果的缺乏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
接下来是燃料。
这个年代液化气还不普及,煤球是主要燃料。
苏窈直接找到了一家煤厂。
“要五十吨煤?”厂长瞪大眼睛,“同志,这都够一个厂子用一冬天了!”
“边防哨所储备。”苏窈递过军官证,“那边冬天来得早。”
厂长肃然起敬,当即拍板给了最优惠的价格,还主动提出免费送货。
苏窈谢绝了,只让他送到城郊一个废弃砖窑。
当最后一车煤消失在空间里,苏窈长舒一口气。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看了眼手表,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还有最重要的粮食没采购。
粮站里,工作人员听说她要买五吨大米、三吨面粉时,差点惊掉下巴。
“同志,这得要多少粮票啊?”
苏窈早有准备,取出一叠特殊供应券,这些是她用空间里收藏的旧版粮票改造的。
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小把戏很难被识破。
“军需特供。”她简短地解释了一句。
工作人员将信将疑,但看到那些盖着红章的票据,还是照办了。
苏窈额外要了大量食盐、白糖、食用油和干货。
什么木耳、香菇、海带这些能长期保存的食材,通通都收入空间。
夕阳西下时,苏窈站在空荡荡的砖窑里,意识沉入空间清点今天的收获:药品区整齐排列着各种药箱;燃料区的煤堆成了小山;粮食区的大米白面袋码放得整整齐齐。
她突然想起还缺一样重要东西——书!
寒冬里漫长的黑夜,精神食粮同样重要。
新华书店已经关门了,但苏窈记得火车站附近有个旧书摊。
她快步走去,果然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收摊。
“大爷,这些书我全要了。”
老人惊讶地抬头:“姑娘,这儿可有几百本呢!”
“没关系。”
苏窈蹲下身,快速翻检着。
农业种植、医疗手册、修理技术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