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层看看,这房子是姐给弟租的,和公家无关。”
颜卿说啥都不去,后来还是左大力薅着颜卿的耳朵,这才强行将颜卿带走。
没办法,盛情难却,而且左大力说了,要是颜卿不同意,她就一直磨叽上军区的事。
看了一圈,左大力很是满意,这大平层是她生意伙伴借的。自从周公瑾到任边沿,这座曾经无人问津的地级市,逐渐进入到一些嗅觉灵敏商人的视线中,他们看好这颗政治新星带来的各种效益。
“老弟,安心在这住,等我的店在边沿开业,你还要帮我物色几个靠得住的人呢。”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同样都是房子,这大平层比之前的要强几倍,也难怪左大力说那是狗棚子。
“那好吧,感谢大力姐。”
......
几天后,一份关于边沿市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以市政府的名义发了出来,内容与往年差不多少,而且措辞更为严厉,被老百姓戏称谁敢烧就拉出去枪毙。
没过多久,另一份关于市财政对各项农业作业进行财政补贴的文件悄悄在坊间流传。因为信息壁垒的缘故,起初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但在基层农村,已经有敏锐的人看出这文件似乎意有所指。
“大爷!我又回来了!”
田间地头,颜卿站在这里,终于再次看到了那位潇洒的大爷。大爷还是那身行头,开着拖拉机,听到有人喊自己,眯着眼睛看了半天。
“咦?是你呀,你是记者小赵对吧。”
“没错,是我。”
“你咋又来了?”
“我想采访一下你。”
老爷乐了,嗞着大板牙,用手一拍自己拖拉机的后斗说:
“咱别在这采访,回家边吃边唠,干了一上午活可把我累坏了。”
“哦了,大爷,这是我的助理兼速记员录像师小郑。”
郑振兴一时没明白咋回事,就被颜卿拽上车,然后大爷开着拖拉机一路风驰电掣,差点没把郑振兴还没吃的晚饭颠出来。
“小赵,这几天我们都在抢收,你有啥事就在饭桌上问,我抓紧补个觉然后下午还要上地,你别介意。”
农忙时的农家饭很简单,不是白菜炖土豆就是土豆炖白菜,郑振兴苦着脸简单喝了口汤就拿出笔和本准备速记。
“好,太感谢您了。不知道前几天政府发的关于补贴农机作业文件您看了吗?”
“看了,跟我们没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