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竖起一根大指,给赵东明几人来了个大大的赞,“飞哥分析得有道理。这棉花,不用打开瓶子,也可以看得出,绝对是医院用的‘酒精棉’,或者是‘止血棉’!
绝对不会是老百姓做被子或者是棉袄用的普通棉花。”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情景。”
继续引导着大家的思路:“漆黑的夜晚,什刹海边,一棵大柳树下,一个身穿中山装,干部或者是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布兜里,拿出了一个从中被切开的酒瓶……”
“你还真能忽悠,搞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别说话,这叫现场还原!”
苏浩并没有理会3人的争吵,而是继续说着,将3人代入情景:“他先是拿出了一只手电筒打开。
为了不使光亮暴露,我们可以想象,一定是瓶底向下,甚至是贴在地面上。
然后扣上了另一半。
再拿出一卷医用胶布,缠上,将两半瓶子牢牢地粘在一起。
脱掉了身上的衣服,遮掩住光亮,悄悄地潜入了什刹海……”
“他应该诡异地笑了一下。”
“或者,身上还带着一只弩箭、匕首啥的。”
受到了苏浩虚拟场景的影响,赵东明3人终于也融入场景,开始补充,或者是推断。
“他一定是要到湖底、寻找什么?”
终于,有人提到了问题的关键。
“嗯,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但我们应该首先解决的,是这‘瓶装手电筒’为什么还会和那敌特的衣服出现在一起?
不是已经被敌特带到水下了吗?”
苏浩则是将众人的思路,又带到了另一个方向。
敌特带着这“瓶装手电筒”,是要潜水时用的。事实也是如此,苏浩就是在水下,毙杀敌特后,得到的这只手电筒。
“瓶装手电筒”最终却是出现在了岸上,和敌特的衣服放在了一起。
而且是打开着的。
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不然,就会暴露自己那晚在什刹海中的所得,和一切行为。
这几个人倒是无所谓,但他既然拿出来了,那就必然还要接受白飞的爷爷——那个白政委的质询。
那可是一头老狐狸,老侦查员,不好糊弄!
尽管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还是想听听这3人的。
为他的解释查漏补缺,使其更加的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