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有利有弊,由于收的是百分之二十的利率,利息太高,导致有的百姓宁愿借高利贷也不愿意向官府借银。
而且贷银审批过程中,胥吏巧取豪夺,额外加收费用,甚至勒索财物,地方官商勾结,常平仓资金被挪用,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所以周梓桃降到百分十利息,如果每户贷银粮半年之内还清,只需要交借的本金,不用交一文利钱。
为防止胥吏和地方官员之间勾结巧取豪夺,周梓桃又设了专门巡查各郡县官吏贪腐的巡按御史,他们只听命于她,不受任何地方官员管制。
同时商税也比原先减免一半,不过盐铁、酒榷等特殊行业仍旧暂时由官府专营。
这一系列措施下来,五河郡百姓们肉眼可见情绪高涨起来。
没了各种苛捐杂税,朝廷又可以提前借银借粮鼓励开荒,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周梓桃和周家军在百姓心中声望一日高过一日。
因为周家军在百姓心目中名声颇高,许多文人甚至还有几位隐居在平南州的大儒前来投靠。
周梓桃也正想从中挑选出几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帮她一起把女学建立起来并推行出去。
她要让女学从五河郡这里发扬光大。
其中一个比较年轻一些的中年大儒名为齐鸿飞,曾经在江南担任过三年县令。
因不愿与当地世家大族和豪强们同流合污侵害百姓利益,当县令期间处处被这些地头蛇针对。
哪怕他有心有一番作为,可除了他和带来的的师爷仆从,县衙其他人都是当地世家大族和豪强的人,就算有什么利民政策也实行不下去,最终心灰意冷辞官回平南州五河郡隐居。
这次能再次出山,还是他多次从百姓口中听到对周梓桃和周家军的夸赞,发现周家军两万多人了,竟然没有一人欺压过百姓。
反而心系百姓,把百姓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
不管是前段时间大量暴雨导致遂安县梨花镇半个镇子被淹,驻守在遂安县的周家军第一时间前往梨花镇救援。
救出好几千人,几乎半个镇子人捡回一条命。
倒是周家军为此牺牲十几人,当地百姓哭着跪送周家军离开的。
还是后来有一股六百多人的流匪突袭蔡宁县。
原来是蔡宁县本地恶霸眼看斗不过新来的女县令,故意叫来其他郡的山匪,想要杀了县令夺权。
女县令身边都是上过两次战场的女兵,杀起流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