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江和南北大运河黄金十字水道交汇点,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古称润州、京口。与大江对面的扬州府一起,为水道上十二大重镇。
俺在镇江府与黄裳探讨了半个多月,今夜这老头就走了,去杭州了,方腊一伙儿频繁在那地界儿出没。他打算深入虎穴,一边精研武功,一边伺机杀敌。。。他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常人能不能活到这个年龄都是问题,而黄裳、妙真、杨戬这些猛人却依然刀头舔血,一个能打几十个!陈琳人家一个阉人活到一百三十岁!那个道士石泰一百岁了还在给人治病、传道。
这些人物都必须敬仰!俺差一点儿才三十岁!跟他们相比还是个孩子。。。
黄裳三十岁时状元及第,可见学问甚好,基本已经是绝顶之人!哪个不服,自己去考考试试。
他从小好道,博览道家典籍,看书就学会延年、养生等道术,这就是缘觉,所谓的道家有缘人。他又精通《周易》,擅长《诗经》。他在任起居舍人时,就得到端王赵佶赏识,都爱道,能聊到一块去。等赵佶继位成为当今官家后,就对黄裳更加赏识了。
这道君皇帝更是极端信道,为修道成仙,开始收集道经。
道教创立于汉代,经过漫长年代,累积下众多典籍。
南朝刘宋时,道士陆修静编订《三洞经书目录》,共计有一千二百二十卷,是世人能知道的道书第一次大汇编。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下诏搜集道书,辑成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即为《开元道藏》。
本朝,真宗皇帝,能去泰山封禅的主儿,自然要修道经做功德。他钦命瘿相王钦若领衔,道士张君房主持,辑成四千三百五十卷的道藏,装为四百六十六函,按《千字文》编号,自“天”字编至“宫”字止,取名为《天宫宝藏》。开元、天宫这两藏没有雕版刊印,靠手抄流传。
当今道君皇帝,道君两字在身,更多次下诏搜集遗书,进行编校,在《天宫宝藏》的基础上增补至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因为福州的雕版工艺为如今之冠,道君皇帝就于政和年间派黄裳到福州做知府,专门负责给这部道藏雕镂印板,他已经给这部道藏取名为《万寿道藏》。
黄裳监督镂板时,他生怕这部道藏刻错一个字,会被道君皇帝发觉,认为损了功德,必定恼恨,必然会翻脸治他死罪。咋办?他就自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