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家中孙儿,老夫心中感激。”
林如海笑着说:“我和信哥儿有缘分,再说师徒如父子,你们不怕我把信哥儿抢走就好。”
王成就拱手道:“徒弟孝敬师父那是理所应当,我只会开心又多了师父和师娘疼爱信哥儿,这可是求不来的福分呢。”
这话说的相当有水平,林如海夫妇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王信在心中悄悄给自己老爹点赞。
拜师仪式自然是要有一个见证人,他们家请来了王子胜来做这个见证人。
此时王子胜也来到了林府。他一进门就笑着调侃说:“我家的孩儿能得到林探花的看中,那真是三生有幸。”
林如海拱手:“兄长言重。”
辰时末,拜师仪式开始。
古人拜师多选择上午八九点钟,也就是辰时开始。寓意阳气充足,能量充沛。
第一步就是正衣冠。
《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因此,古代拜师仪式的第一步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第二步拜师礼。
王信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他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他又跪倒拜林如海,三叩首。
拜完师父,王信向师父赠送六礼束修。
所谓六礼束修,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
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其中“束修”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
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
郑玄注:“束修,十脡脯也。”束修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
《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王信的束修自然是除去干肉还有那块怀表。
林如海看了一眼,心中满意,束修送的重,表示弟子对于师父的看重和认可。
第三步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王信将手放到管家端来的水盆中“净手”。 他将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第四步叩拜师父师娘。
林如海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