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缓缓停下,车门 “哧” 地吐出一口白气,瞬间被喧闹声淹没。还没下车,透过车窗就瞧见宋城门口已是人头攒动,古色古香的城楼在人群上方探出飞檐,旗帜随风烈烈作响。
我跟着爸爸妈妈随着人流下车,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晒得地面发烫。
爸爸的同事们聚在一旁,有个叔叔正扯着嗓子喊:“都跟紧了,等导游拿票!”
妈妈抬手挡在额前,眯着眼打量四周:“这人也太多了吧!”
“都赶着假期来游玩呢!”爸爸从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往嘴里灌。
终于,导游举着小黄旗匆匆赶来,一边分发门票,一边扯着扩音器喊道:“大家注意啦,进了宋城,跟着我走,别掉队!”
我攥着门票,随着队伍缓缓朝入口挪动,鞋底与地面摩擦,扬起细微的尘土。
踏入宋城的刹那,仿若一脚跨进了时光隧道。眼前的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路延伸至远方,街边的楼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身着古装的行人穿梭其中,有的手持团扇,莲步轻移;有的腰佩长剑,身姿矫健,恍惚间,我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哇,看那边!” 身旁的小女孩兴奋地指着一处,只见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 “书生” 正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诗词,身旁围着几个同样古装打扮的孩童,眼睛瞪得溜圆,听得入神。
妈妈扯了扯我的衣角,小声说:“我们也好像走进画里了。”
我点点头,目光被街边店铺吸引 —— 一家打铁铺里,炉火熊熊,铁匠师傅抡着大锤,每一下都震得火星四溅;隔壁的染坊,竹竿上晾晒着色彩斑斓的布匹,微风拂过,布面如波浪般起伏。
导游挥舞着小黄旗,大声介绍:“咱们现在身处市井街,这里还原了宋代的市井风貌,大家可以去体验活字印刷、古法制香,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人群瞬间散开,各自寻找心仪的去处。我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景象,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息,混合着食物的香气、人群的喧闹,这穿越千年的沉浸式体验,才刚刚开始 。
宋城和上海的城隍庙虽都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气韵,却似两轴截然不同的绢画 —— 前者是泼墨山水里跃动的江湖气,后者是工笔长卷中铺陈的烟火味。
跟着人流七拐八绕,忽听得前方传来潮水般的惊呼,抬眼便见一座悬在碧水之上的吊桥。桥身由海碗粗的麻绳与斑驳木板搭建,绳结处裹着油布,却仍渗出深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