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四月廿一,1623年5月19日。
朝天浦的晨雾还没散尽,禺疆号尾舱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次凝重了些。
朝鲜使团刚坐下,就见李景稷下意识地往窗外望了眼。
过去五天,永明镇的测绘队每天清晨都乘着快船出海,
傍晚带回一卷卷画满符号的纸卷,透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
“让诸位久等了。”
李国助推门进来时,手里正握着一幅卷轴,
少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仿佛这几日的测绘耗尽了精神。
他将卷轴在案上铺开,陈勋立刻上前用镇纸压住四角。
纸上是济州岛北部海岸线的测绘图,线条细密,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连每处海湾的水深、礁石分布都标得清清楚楚。
“这是我们用西洋法子测的舆图。”
李国助指尖点过图中一处,
“前几日说要换北部港口,不是随口之言。经过五日勘察,总算有了些眉目。”
徐光启在一旁补充道:
“用的是泰西的三角测法,每十里立一根标杆,配合象限仪量角度,误差不超过三丈。”
他这话轻描淡写,却让李景稷心头一震,
换成朝鲜水师测量,至少要半月功夫,
永明镇竟五日就画出如此精细的舆图,这效率实在惊人。
夫仁杰凑过去看时,目光飞快扫过摹瑟浦的位置,
见那里没什么标记,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
只要不是打摹瑟浦的主意,管他换什么地方!
“诸位也知道,”
李国助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几分让步的诚恳,
“我方先前坚持摹瑟浦,无非是看中那里的水深。”
“但既然贵方实在为难,我方也不愿强人所难,摹瑟浦,我们可以放弃。”
“当真?”
夫仁杰猛地抬头,圆脸上难掩惊喜,差点忘了自己还在谈判桌上。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那份刚收到的私盐账目,
只要永明镇不沾摹瑟浦,那些深夜装船的货就能继续安稳运向对马岛。
“自然当真。”
杨天生笑着接话,
“李公子说了,抗金要紧,何必在一处港口上僵着?”
李景稷却没夫仁杰那么轻松,他盯着舆图,眉头越皱越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