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营的30艘战舰只有5艘被击沉,其余25艘都被永明镇舰队用链弹打断了桅杆。
被击沉的5艘船上也没死多少人,很多都是跳海求生,被永明镇的船打捞上去了。
总体上算是完美执行了李国助的命令。
“传我号令,始祖六舰远程压制岸防炮台,所有老闸船准备登陆作战。”
眼见落水的朝鲜水军都已被打捞上船,李国助又下令道。
根据黄昭提供的情报,济州港当时叫做朝天浦,只有一座岸防炮台,叫做朝天台,
配备5门明代制式“大将军炮”,可惜炮位固定、射速缓慢,射程只有大约1.5里。
此外在翰京山、纱罗峰等烽燧台旁设有小型铁铳,射程不足1里,主要用于示警而非实战。
永明镇的始祖六舰都是装备24磅炮和12磅炮的44炮重型护卫舰,
舰炮最大射程都超过3里,完全可以在2里外安全摧毁朝天台。
命令很快通过旗语传达到整个舰队,所有船只都开始依令行事。
海战的硝烟尚未在济州海峡散尽,李国助已站在“禺疆号”的舰桥上,用望远镜锁定了济州岛北岸的登陆点——耽罗滩。
这片长约三里的沙滩背靠低矮丘陵,西侧是济州水营的岸防炮台——朝天台,东侧则是通往济州主城的唯一官道。
海战后的济州岛守军已陷入混乱,金梦瑞被俘的消息随海风传遍全岛,3000余名朝鲜士兵分散在沿岸各处,士气低落。
“传令各舰,目标朝天台,三轮齐射!”李国助的命令通过旗语传向舰队。
6艘44炮舰纷纷转向,将侧舷炮口对准朝天台。
“轰轰轰……!”132门重炮同时怒吼,12磅和24磅实心弹如冰雹般砸向朝天台。
这座由条石砌成的堡垒瞬间被烟尘笼罩,西侧的三座炮台应声崩塌,炮位上的小型铜炮被直接掀飞,碎石与断木混着守军的惨叫飞向空中。
7艘500吨级老闸船随后加入炮击。
它们的24磅短管炮发射着燃烧弹,弹头划过弧线落在朝天台后方的营房区,茅草屋顶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守军的阵型在火焰中溃散。
36艘120吨级老闸船则抵近沙滩,用船首9磅炮逐一点名。
那些隐藏在沙丘后的朝鲜弓箭手阵地、临时搭建的木栅栏,都在精准的炮火下化为碎片。
炮击持续了一个时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