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京,沙尔虎达为首任长官,统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军政。
1655年,沙尔虎达在今黑龙江海林市旧街镇夯土筑城,此为宁古塔建城之始。
1654~1658年,沙尔虎达多次率军围剿沙俄哥萨克头目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
1658年,沙尔虎达在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歼灭俄军200余人,击毙斯捷潘诺夫,暂阻俄军南下。
1659年,沙尔虎达在宁古塔任内去世,其子巴海继任宁古塔昂邦章京,继续抗俄事业。
作为清代东北边疆开拓的关键人物,沙尔虎达奠定了宁古塔的军事地位,并为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沙尔虎达是清初东北防务的核心将领,其生平贯穿后金崛起、清军入关及早期抗俄三大阶段。
他通过筑城宁古塔、肃清松花江流域俄军势力,为清朝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堪称“雅克萨之战的前驱者”。
历史上,沙尔虎达在顺治年间获得宁古塔昂邦章京的职位。
而如今,努尔哈赤为了防范永明镇,却是提前三十一年,让沙尔虎达掌握了宁古塔的军政大权。
至于这个“宁古塔一等总兵”的官职,与宁古塔“昂邦章京”其实是同一级别的。
努尔哈赤在天命五年(1620年)仿明朝之制创设满洲“世职”制度,
将武爵分为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备御五等。
其中前四种又各分三等,凡十三级。
而后来的昂邦章京,在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对世职名称进行调整时,是由一、二、三等总兵官改称而来的。
也就是说,在努尔哈赤时期,虽然没有“昂邦章京”这个称呼,
但当时的一、二、三等总兵官的地位和职能,与后来的昂邦章京是较为相近的,
都属于较高等级的武职,负责统领军队等重要事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世职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
爵位和官职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后来皇太极时期较为完备的官制体系有所不同。
“扬古利!”努尔哈赤突然看向仍然匍匐在地的扬古利。
“奴才在!”扬古利磕头应道。
“命你为阿勒楚喀一等总兵,负责修筑阿勒楚喀城。”
努尔哈赤郑重其事地道,
“城池落成以后,阿勒楚喀城便是你的驻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