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怎么了,没有你的努力,哪能有永明镇百姓如今的丰衣足食?”
“咱们倡导实业兴邦,儒学最是没用的东西。”
“玄扈先生开明豁达,才不会介意你有没有功名,懂不懂儒学呢。”
“等这次打败了建奴,我做主,给你风风光光地办个拜师礼!”
“诶,好,多谢少东家!”郭怀一两眼放光,兴冲冲地道。
“咱兄弟,谁跟谁啊。”
李国助又用手背拍了拍郭怀一敦实胸脯,便扭头拉开望远镜看起了建奴的动向。
“诶,怎么就剩那么点人了?”
说着他开始下意识地向右移动望远镜,
“哦——原来是主力往阿吉密河那边去了呀。”
“什么情况?”郭怀一问道。
“建奴主力去啊吉密河那边了,看样子是要对咱们的蚕场动手了。”
李国助答道,
“他们只在刚才的地方留了两三百人继续挖土豆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
“嗯——走吧,咱们该去蚕场了。”
……
阿吉密河中游,大约距鸣岐城六十里之处。
“扬古利,看看对面有蚕场吗?”皇太极扬鞭指着河对面的山坡问道。
扬古利在马背上手搭凉棚张望了片刻,对皇太极拱手道:
“回禀四贝勒,对面山坡上的确有蚕场!”
“哦,何以见得?”皇太极饶有兴趣地问道。
“贝勒爷请看,”
扬古利扬起马鞭,指着对面的半山腰说道,
“对面半山腰上的树木,几乎都是槲树,”
“而且比山脚的树木要稀疏一些,应该是人为疏伐过的。”
“再看那树的高度,也比山脚和山顶的要低矮不少,应该也是人为的。”
“还有半山腰的槲树普遍树枝比较多,树冠比较宽大,也像是人为修剪。”
“这些都与舒穆禄氏提供给我的蚕场的特征能对应的上。”
“那就在这里架桥吧。”阿敏说道,“这里河面不算宽,水流也不算急。”
“嗯,可以,但先别急。”
皇太极眯眼望着河对岸丘陵沟谷的深处,
“这种地形是最容易设伏的,二贝勒还记得你那一千惨死在朝鲜的铁骑吧。”
阿敏一听这话,顿时攥紧了马鞭,连拇指都泛白了,脸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