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很窄,大约有5mm。
“这看着有些像欧洲16世纪的根茎作物切割机。”
范迪门突然开口说道。
“这是永明学会机械委员会设计的,”
郭怀一介绍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参考过欧洲的什么机械。”
“不过在我们的粉条厂,确实有类似的机械用于切割番薯和土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觉得进料口也可以改进一下,或许也可以省去人工。”
李国助看着在木制溜槽末端和进料口前忙碌的工人,出神地说道。
“啊这……”
郭怀一挠了挠头,
“什么都用机械自动了怕是也不好吧,总得给人留点位置吧?”
“呃——呵呵,我就是这么一说,职业习惯,职业习惯啦——”
李国助尴尬地笑着为自己开解道。
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琢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也算是一种本能。
这在他们没有收容辽东流民以前,还只有几千人的时候,帮公司创造了极大的产值。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这种机械会抢走人的饭碗的想法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不过作为穿越者的李国助很清楚,
四次工业革命虽然每次都在技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工业革命会让人类完全失去用武之地。
认为机器会抢走人的饭碗,而拒绝使用自动化的机器,就是在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这只会让农业文明落后挨打,不仅是先进的工业文明要打它,就连落后的游牧、渔猎文明都可能把它踩在脚下蹂躏。
农业文明拒绝工业化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必须要遏制住这股认为机器会抢走人饭碗的思潮。
只是他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或许这只是杞人忧天,并不需要他做什么,永明镇的工业化必将势不可挡。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