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内表面加一些东西!”
见徐光启停下来思考,鹤放道人突然说道,
“比如碾成碎渣的燧石……”
“诶对对对!”徐光启两眼放光,由衷地赞道,“道长这个法子甚好!”
“不知道长在炼丹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某种极易爆炸的东西?”
李国助突然满眼期待地看着鹤放道人,
“比如说——受到轻微的摩擦、撞击就会像火药一样爆炸的药剂。”
“嘶——这个嘛——”
鹤放道人捻着胡须,沉思了片刻,缓缓摇头道,
“好像还从来没遇到过……”
李国助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他总认为古代的道士在炼丹过程中,是有可能偶然炼出雷酸汞的。
上辈子,他就苦心寻找过这类证据,可惜一直都没有什么发现。
如今鹤放道人居然也说没遇到过,说明17世纪初,中国还真没人合成出过雷酸汞,或是类似的敏感药剂。
其实雷酸汞不过是一种由汞、硝酸和乙醇反应形成的爆炸性化合物,
所以李国助要想自己合成雷酸汞一点都不难。
毕竟他都已经提前摸索出了工业化制取硝酸的方法。
至于汞和乙醇现在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只是,如果鹤放道人在炼丹时偶然合成出过雷酸汞,他就更容易让这项发明以合理的方式出现了。
“你说的这种药剂,我可能知道。”廉司南突然开口说道。
“哦,真的吗?!”
李国助又惊又喜,徐光启与鹤放道人的目光也都瞬间集中到了廉司南身上。
“这种药剂叫雷金,就像你说的那般特别敏感,轻微的摩擦、撞击都能使其爆炸,”
廉司南老神在在地说道,
“我是在一本1585年出版的炼金术笔记上看到的,”
“它的作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炼金术士塞巴尔特?施瓦策尔。”
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后来的德国,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德国。
“那本笔记上有没有说雷金是如何制造的?”李国助迫不及待地问道。
其实他上辈子不记得在哪偶然看到过一种说法,
虽然雷酸汞的正式发现通常归功于英国化学家爱德华·查尔斯·霍华德,
他在1800年发表了相关研究,
但更早时代的炼金术士可能早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