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状态下被瞬间拔升!
他没有进行复杂的建模和计算,而是直接调用模拟系统的底层参数接口,双手在虚拟键盘上输入了一连串极其简洁、却精准指向几个核心控制节点的修正指令!
指令输入完毕。
嗡——
全息沙盘上,那台原本在漩涡中剧烈挣扎、能量核心读数飙红的“玄甲”机甲,推进器喷口的光芒瞬间变得稳定而协调!机甲如同一条灵巧的巨鲨,巧妙地借助漩涡的侧向力,几个精准的矢量喷流调整,便以一种近乎违背物理直觉的流畅姿态,瞬间摆脱了漩涡的核心撕扯区,能量核心读数迅速回落至安全阈值!
整个模拟过程,只用了不到五秒!干净!利落!高效得令人窒息!
教室内瞬间一片死寂!
所有学员都停下了手中的操作,目瞪口呆地看着沙盘上那台“死里逃生”、稳定悬浮的虚拟机甲,再看看终端屏幕上显示的、由“陈胜”提交的那份简洁到只有几行核心指令的“解决方案”。
风教授锐利的目光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愕!他死死盯着沙盘,又猛地转头看向陈胜,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过分年轻的学员!那份对能量流动本质的理解,那份对控制节点精准到可怕的把握,那份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能力…这绝不是一个大一新生所能拥有的!甚至超越了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博士生!
“你…”风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是怎么想到的?”
他指着沙盘上那流畅的摆脱轨迹。
陈胜站起身,平静地回答:“教授,深海漩涡的本质是能量与流体的耦合震荡。‘玄甲’现有控制模型对侧向扰动的预判存在0.3秒延迟,且推进器群组协同算法在极端非对称载荷下效率损失37%。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绕过延迟预判,直接利用漩涡边缘的规则剪切层,通过瞬时超频特定矢量喷口,制造局部反旋流场进行借力脱困。能量核心的稳定,依赖于提前0.5秒对主能量回路进行的缓冲泄流操作。”
他的回答,没有引用任何教科书理论,全是基于对系统本质的洞察和精准的量化分析!
教室内再次陷入寂静。其他学员看着陈胜,如同看着一个怪物。
风教授沉默了足足十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很好…非常好!陈胜同学,你的思路…非常规!但直指本质!下课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