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碰一下。
“公主!”蒙平见她脸色不愉,还想再劝。
“哼!”秦伽罗冷哼一声,眼中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她楚青鸾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提了几个新政吗?若是能给我机会,我未必就比她差!”
思及此,她朝着那几个书生喊道:“你们大楚的礼法规矩呢?女子和离后不该深居简出吗?她怎么还能上朝议政?”
老书生被问得一愣,随即笑道:“这位姑娘怕是外邦来的吧?我们的公主殿下,可是陛下自小就亲自栽培,博古今,通六艺,这朝中的大半的新政都出自她手。至于礼法嘛……”那位书生抿了口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秦伽罗松开了手,怔在原地。
她原以为,楚青鸾跟自己一样,不过是个仗着身份的骄纵公主,却不成想,竟是个能打破世俗桎梏,真正执掌权柄的人物。
葛仲见状,低声提醒她:“公主,此女能一介女流之身立足于朝堂,必有过人之处,我们此行……”
秦伽罗眯起眼睛,突然笑了。
“有意思,本公主倒要看看,她究竟凭什么让我大秦的皇长孙死心塌地!”
……
很快,大秦使团一行人低调进京,在一家酒楼住下。
原本葛仲是打算亮出身份直接住进驿馆的,可秦伽罗却拒绝了,并道:要先在城中逛一逛,了解一番大楚的风土人情,知己知彼,才好在接下来的两国贸易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葛仲一想也是,索性也就顺着秦伽罗。
这一日,秦伽罗打听到大楚京城最容易扬名的是四方馆,于是换上了一身男装,带上一个侍女,很快就乘坐马车朝着四方馆而去。
四方馆乃大楚京城第一雅集之地,往来皆是名士鸿儒,权贵才子。馆内更是雕梁画栋,墨香盈室,每逢询日,便有论政辩经之会,若能在此扬名,不出一日就会传遍全京城。
秦伽罗一身月白锦袍,玉冠束发,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
踏入馆内的时候,她环顾四周,只见满座都是在高谈阔论,有人吟诗作赋,有人针砭时弊,好不热闹。
就在她刚寻了一个位置准备落座的时候,忽然听见大堂中间的高台上,传来一阵激烈的辩论——
“......昭阳公主竟下旨重开女学,还说什么'女子亦可知天下事'?简直是牝鸡司晨!祖宗礼法何在?“
说话的是一位老儒生,姓王,为人最是刻板固执,科考了十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