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变了,直勾勾地盯着薛御史,咬牙切齿道:“说,朕要听听是怎么回事?”
薛御史不敢怠慢,把事情说了,也不敢夸大。皇帝的脸色非常难看,他问三皇子:“老三,这么大事,你怎么不向朕请示,就自作主张了?快把那两个嫌犯押来大殿,朕亲自来问。”
三皇子道:“回禀父皇,昨日下午,已经让刑部的人押着人犯去蜀地取赃物了。事隔数年,只有这二人口供,不能定案。只有取来物证,让慈孝贤妃娘娘确认过,方能定案,然后再派人抓捕其他嫌犯。”
皇帝沉默一会儿,到底是亲生儿子,也不好在众人面前斥责老三。何况,老三协理刑部多年,在断案一事上还算公道,今日这事,也不算大错。判定大案,人证物证齐全,更容易 让天下人口服心服。
皇帝摁摁太阳穴,头有些痛,抬头看,今日上朝,前十位皇子,除了老六,其他的全员到齐,真是少见。不知内情地开口问:“老六呢?”
大皇子上前禀报:“回父皇,四弟家的回门宴第二日一早,六弟就领着人回封地了。”
皇帝鼻子哼了一声,心想着,这个蠢货,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韦七娘犯事,关你什么事?你既不姓韦,又不姓郑,你是皇子啊,还能牵连到你不成?亲生儿子,又不能说穿,还得圆场:“对了,是父皇记性不好,老六跟朕说过了,龙州一直大旱,他不放心,事情完了就得回去。那什么,老大,你没事也回封地吧,你与老六同在陇右道,你是当大哥的,要是有余力,也帮帮你六弟。”
大皇子道:“遵旨,儿臣后日就启程回去。六弟的事儿臣也是爱莫能助,要不是给小女订亲,得了老亲家给的聘礼,儿臣全家也要饿掉大牙了。还是父皇给想想办法,看怎么救济六弟吧。明年春天,儿臣想给小女办婚礼,父皇可有吩咐?”
皇帝道:“小六的事你不管,朕再想办法吧。你家丫头出嫁是大喜,都是朕的亲孙女,朕也会照例准备一份嫁妆的,祝一对新人白头到老。”
大皇子得寸进尺:“父皇,祝福不能光嘴说,麻烦父皇也给写篇《桃夭》或《关雎》呗。”
皇帝冷哼一声:“滚蛋吧,你们兄弟成天一出一出地闹幺蛾子,朕都烦透了,哪还有心练字?”说是这样说,回去还是得写,又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得给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臣今天听了几个大案,也看几个大家族瞬息间势力崩塌,个个思绪翻涌,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