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户对的七品小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雪道:“淳于伯伯还说了,如果确实想寻其他名门,就给咱家介绍渤海高氏的贵女试试。没想到一说,高大人还很重视,让高十九娘上都城自己家住了一段时间。期间,淳于伯父领着阿父去拜见高大人,席间,高十九娘出面献茶,见了一面。阿父认为还行,跟二哥打了个招呼,二哥也没什么主见,这事就下了定。”
王尚书点头:“高家家主已告老还乡,长房大人高蛤因余荫入仕,如今在沧州任刺史,咱老亲家高耦大人也是余荫入仕,如今在济州成平县任县令呢。高氏在朝中任职的是二房大人高蚑,是户部郎中,他是先帝在时,通过科举中了进士,留在中书后慢慢调任到吏部的。”
王霆道:“高大人跟淳于大人父子相熟,常有往来,所以淳于大人才敢说亲。昨日婚宴,高蚑大人也携夫人来了。”
曲氏叹道:“这样说起来也是名门望族出身,想来肯定是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如今实韧的大婚已过,中直的亲事也抓紧时间办了吧。”
王霆有点不好意思:“阿父,阿母,高家十九娘是高耦大人的嫡幼女,上面有四位兄长,一位长姐,都成家了。去年棣州一带也大旱,高耦大人的夫人领着次子夫妇、三子夫妇还有十九娘到密州避灾。可能也是想趁机见一见儿子吧,请青州府学的高夫子出面摆宴,邀我们兄弟去赴宴。”
王雷道:“没错,席间高夫子给双方做了介绍。高十九娘身形高大丰满,五官长得明艳大气。听谈吐,应该是读过书的,言之有物。”
王霆叹气道:“那次儿子也见过了那家人了,十九娘人才挺好的,看去是个爽快的性子。不过,李夫人是个精明过劲的,她上下打量儿子,待价而沽的样子,那算盘珠子打的都快蹦人脸上了。他们在密州租了一个半旧的宅子安置,三天两头就跟儿子要东要西。吓得儿子都没敢让他们去潜秀山参观,就怕他们狮子大张口。”
王雷补充:“王家人过了中秋走的,临走跟儿子借了三百担稻子,一百担海盐。叫儿子看,说是借,跟抢差不多,估计是肉包子打狗,没得还呢。”
王尚书皱眉道:“这么大事,怎么没听你们跟阿父说过呢?阿父已经跟高蚑大人打过招呼了,也给渤海高氏的家主写了信,再问他们的意思?目前还没有回信呢。看来高耦家未必好相与呢,看看情况再说,实在不行了,这件事就搁置两年。”
一家人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