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听了恍然大悟,他叹口气:“原来如此,本王就说,一样大旱,粮草欠收,怎么长孙宇那边四平八稳?原来是有外援,不缺粮草啊。听说还打退了吐谷浑残部和突厥部落联盟的突袭,协同宣王殿下,全灭了强占雷鸣山的安思达部族。龙州离甘凉不远,境遇就惨多了,要不是曾侧妃有本事,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郑老大人狐疑地看他,梁王也不瞒外祖父:“曾侧妃有大能,她会找矿,在龙州发现了蓝铜矿,私下炼制了不少精铜。遇到如此天灾,朝廷又不肯伸出援手,只好私自铸造钱币,以度灾荒。她许以好处,说动北庭的大都督,突袭了天山以北的几个胡族部落,把战利品用来安民。终于把最难过的冬天抗过去了,春日来临,因去年的大雪灾,旱情有所缓解,如果今年风调雨顺,到秋日就好了。”
郑老人大吃一惊,眼睛都直了,半晌才道:“竖子,你就往死作吧!私铸钱币,可是大罪,你身为皇子,知法犯法,就是皇帝不忍心杀你,你也下场凄惨,再没前途,说不定,连亲王的爵位都保不住了。”
梁王道:“外祖父,本王也不想的,那不是没法子嘛。龙州本就荒僻,积存不丰,遇到天灾,全指望朝廷帮扶,偏偏父皇心狠,只说免除三年赋税,却不拨粮草。总不能把治下的百姓全都饿死吧,没有那些贱民,以后统治谁去?”
看外祖父一脸不赞同的模样,想了想又道:“您放心,没人知道,灾情一解,马上停止铸币。要是万一走漏风声,就让卢氏去顶罪好了,曾侧妃早就做好局了。要是没事,大家相安,要是有事,一切证据都会指向卢氏。”
郑老大人心中拔凉,眼前这是个什么东西呀?!真当范阳卢氏是泥捏的呢,害人家的女儿,这不是又结下一个大仇人。
郑老大人想到这里提醒:“此计不妥,找替罪羊还是找个手下人吧。卢氏那是你妻子,她下场不好,范阳卢氏怨恨,你也受牵连。曾侧妃虽有本事,却是个心术不正的女人,出身又不行,老夫看她也教育不出什么好孩子。不如把你的孩子交给梁王妃卢氏教养,到能自理的年龄时,送到都城国子监读书,交结一些同窗友人,当好下一任梁王才是。”
梁王没有正面答应,想到什么又问:“外公刚才提到汝南王氏整体搬迁,是什么意思?他们搬向何处?意欲何为?”
郑老大人道:“听说汝南王氏在都城有十二家,宗族老人认为在都城混得很一般,没什么意思。礼部王尚书牵头,除了在都城当官的几位,其余族人搬迁到三百里外的庆州。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