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军迎战对方骑兵,长孙池是先锋,这时候,马槊团的威风就显出来了。这种长兵最克骑兵,它的杆是特殊木料,坚硬中韧性十足,还带几分弹性。兵器长有长的好处,在对方兵器够不着的范围内,就可以实施刺杀动作。如果对方也用长兵器的话,两兵相接,马槊的杆有弹性,会轻微转向,从刁钻的角度刺过来。而且,马槊的锋刃杀伤力大,出血多,被它刺中要害,当场殒命者多。
长孙池领马槊团冲杀,其他骑兵持长枪长矛在后面补刺,也有用马刀的,见漏网之鱼,直接砍翻。甘凉这边的兵将,抽了空就往嘴里塞牛肉干,冰糖块,有的还咬着水梨。把胡人联盟的将士都气死了,这是打仗吗?一边吃一边打呀,自己这边打了半夜,又累又饿,眼看落了下风。从半夜到黎明,双方都累够呛,只不过甘凉驻军有食物补充,情况好一些。
等战到中午,来偷袭的联军抗不住了,几千剩余的残兵剩勇护着两位首领,往自家领地逃窜而去。长孙池要追,后面就鸣金收兵,他不敢违抗军令,只能收手,点查剩余兵士。压阵的人先把自家伤员抬下去交军医救治,又让人打扫战场。
同一时间里,在甘州城接到杰哥信号的长孙洋也跟随宣王世子半夜出城,杀向雷鸣山。长孙洋早就想收拾安思达部落,这是他五弟的管辖范围,他们天天蹲在雷鸣山,有事没事就骚扰素银县周边。弄得五弟三天两头跟阿父哭诉,请求增援。这次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看老子不把那些部落杀灭了,好好待在自己的地盘不好吗,总想着侵略邻居的地方,抢邻居的财产,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宣王世子跟长孙洋的想法不大一样,他现在看那黑乎乎的荒山,眼里直冒光,这是银山呢。看那山的架势不小,估计到重孙子辈都花不了,以后再也不怕饥荒和战乱了,整个陇右将来都在他们父子的治下了。
宣王世子倒不想父王非去争储,当上皇帝又怎么样?困在都城天天操心,天天制造平衡,文武要平衡,中央与地方要平衡,宫里宫外要和谐,劳心劳力的。也不过日食五合米,夜睡八尺床,活不到百年,还能如何?当藩王自由很多,有事了跟朝廷要救济,没事时悄悄出去逛逛。只要不造反,朝廷一直是安抚的政策。真有外族来袭,出兵勤王,一致对外。其实真到那时候,就是朝廷不发话,他们父子也不可能任胡族毁了他们李家的天下。
宣王世子摇摇头,想多了,大事先不说。眼前就是有人敢占老子的银山,耽误我们父子发大财,这怎么能忍,谁来了也不好使。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