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水果,趁灾年送大礼,引宣王父子点头同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氏道:“多谢外甥女,宣王父子好办,本来就赞成这门亲事,现在给这么多东西,一准应承。关键是王妃那里,怎么办?”
王善一道:“让媒人跟王妃说三条,第一条,长孙家有祖训,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如果求得宣王殿下的掌上明珠,终生不纳妾室,如果无子,从兄弟们家过继即可。第二条,长孙家富有财帛,儿子又多,不用天天在公婆面前立规矩,婚后分家单住,去住娘家附近也无不可。第三条,杜武库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杜家先主家训,杜氏子孙都不能忘记。六公子既是武将,也崇敬杜公的为人,将来必追随世子,守护陇右安宁,保卫东陈太平。”
长孙宇大笑:“说得好,就是这样,就让本将的幕僚崔先生去说。崔先生出身博陵崔氏,算是一代大儒,偏偏投到大舅一个武将门下,真是想不明白。他肯定能跟王妃说到一起去,就把这几句话带到,以他的口才,肯定比明珠说得还圆全。”
第二日,王善一骑马领路,长孙洋、长孙清、长孙洁带着庞大的车队,去了甘州城外的一处荒山。王善一早把物资放到这边的一个山洞,交待山上的一群野狼帮忙看守,事先给它们两头猪。王善一一马当先,到了洞口,再给三头猪,驱散狼群。然后指挥着大军,拆开洞口的伪装,里面全是麻袋装着的物资。有二十万担粮食,两万担食盐,三千斗黄糖,五千筐南方水果。还有一些药草,三百匹木棉布,三百包干海鲜。众人乐坏了,派兵守着洞口,分批把东西拉走,足足拉了两天。
王善一来的第四天傍晚,天空开始飘雪花,越来越大。长孙宇乐呵呵地道:“这下好了,这场雪可不小,要是上个一天一夜,明年的草原就有救了。”
方氏跟长孙宇道:“咱家的明珠啊,就是神仙,是个小福星,她一来了,什么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前日,崔先生去了一趟,事成了,让咱们马上送聘礼,就要粮食和常用物资。”
一场瑞雪下了三天三夜,西北的人们又惊又喜。这场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旱灾,明年的草原、田地都会正常了。西北人一向喜欢用干牛粪和马粪当燃料,长年收集晒干存着,一时半时倒不缺取暖的材料。但是,眼下缺粮是件让人发愁的事。
长孙宇不但善管军,也很懂治民,知道今年缺吃的,每过十日,把外甥女拿来的粮食中分出来一些,散给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