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大旱,王尚书有些心急如焚,精神就不集中。年前才经管了他母亲和妹妹在城郊的庄园,果树是今年春天才栽的小苗,都没结果子。不过,树下的空地上种了冬瓜、南瓜、地瓜。因为今年都城天旱,那些冬瓜、南瓜、地瓜都结得不大好,数量没往年多,个头也没往年大,刚进八月秧子都干枯了,只能提前采摘。
王大人一忙活,就把除掉常久山这事搁置了。紧跟着,小北山秋收来临,虽然比去年略差一些,总体也算是大丰收了。收下的果子堆成了山,除了批发给袁掌柜一部分,其余的让王善一收进了空间。准备走远路,办点重要的事。
因为这,老胡与韩五娘十分不满意呢,都是老主顾,怎么今年就不给了。王尚书解释说:“两位掌柜的,今年都城大旱,庆州有部分地方干旱,果子大减产。袁掌柜跟夫人是表姐妹,夫人做主,把果子给袁掌柜了。要是还想要果子,只能等明年了。”
吴王殿下听了韩五娘的哭述,心里也不大痛快。五娘收入少,自己也受影响啊。他找到老亲家,暗示他别独吞好处,有财大家发。
王尚书没法子,只得把王善一事先编好的话告诉吴王:“殿下,都城大旱,这么长时间了,只下过一场小雨,啥事也解决不了。庆州也比往年干旱,果子比往年少,果子这种东西,吃不吃的不打紧,关键是粮食。您知道今年汝南王氏全族要迁移,买福寿山,找水源打深井,建福寿村,把家族的钱花空了。而且,那帮匠人多不要钱帛,就想要粮食和食盐。臣让人用果子跟蜀地换了粮和井盐了,明年不旱了,果子照样批发给韩掌柜。”
吴王殿下指着他道:“现在粮价、布价、盐价一天一个样,比往年涨了五倍了,这些东西一涨价,别的东西全跟着涨价呢。你们汝南王氏真有意思,早不迁徙晚不迁徙,都城大旱的时候要迁移了。这样,能不把族里的钱全花光了吗?”
王尚书苦笑:“殿下,王氏族人自太祖父时从汝南迁来都城居住,为的是让子孙们读书参加科举,在都城里更能接触到大儒,和一些有经验的官员,求他们指导策论。到现在也有近百年了,他们都住习惯了,现在让他们全部迁徙,他们能愿意吗?只有大灾来临,他们为了活命,才有可能从政治中心往外迁,臣以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吴王皱眉:“人家都想往都城来,所以都城的房价地价都高,算是寸土寸金了。你们家倒是特殊,非要往外走,为什么呀?”
王尚书道:“殿下认臣当亲家,臣也想为您和自己都打算好。您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