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再没回过家乡,吃的次数就很少了。家乡也有些穷亲戚来都城投靠,拿不出什么贵重礼物,都是做这几样点心。说来奇怪,长孙家封侯拜相,有权有势,好吃的不知凡几,偏对这几样寻常的点心情有独钟呢。”
白先生微微一笑:“这不奇怪,家乡味道终是烙在血脉中,代代相传的。他乡的风物再好,终不如记忆中家乡至味好。”
长孙侯爷又道:“长孙家这几代人都是阳盛阴衰,一代人中女孩比例少,有时男孩十几个,女孩两三个。到了家父时,生有九个儿子,没有女儿。征辽西时,家父与八个哥哥都战死,只能让老夫继承了爵位,那年老夫十二岁。到老夫了,膝下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孩。红儿让老夫惯坏了,读书不行,习武不成,手笨得很,啥也不会干。不过,红儿嫁到王家之后生的小外孙女,却是个心灵手巧的。她十五岁那年成人礼,老夫刚好上都城述职,就去参加了。她亲手给老夫做了四样点心,说是听她母亲说过,外祖父最喜欢这几样家乡点心。她很用心,对传统的点心进行了改良,核桃仁都是用碱水泡过去了皮的,蜜三刀里的蜜汁也是用麦芽糖浆混了桃花碎,糖月牙的面里掺了芝麻,开口笑加大了猪油的比例,还添加了牛乳。”
白先生恍然大悟,怪不得王姑娘说她外祖父一吃,就能猜出来,她来安南了。想到这里笑了笑:“老侯爷,您既然喜欢这个人的手艺,要不,今晚上老侯爷到属下家吃饭吧,刚好让这人给您做点好吃的。”
老侯爷猛得一惊,稍后松口气:“老白,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老夫信得过你。你知道就知道了,千万不要让别的人知道。那可是欺君之罪,一旦泄漏,几家子都得受牵连呢。”
白先生郑重道:“侯爷放心,属下连白建平都没跟他说呢。大家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不会无故乱攀扯。就是属下想说,也没有证据呀,天下外貌相的人不少,如何证明此人是彼人呢?到时候白白得罪了人,还可能反坐诬陷之罪。”
老侯爷想想也有道理,刚想松口气,又嘱咐白先生:“老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夫的家事你也知道。长孙渊的那个媳妇李氏,一向掐尖要强,偏又小肚鸡肠的。外孙女的事千万别教她知晓,老夫怕她无事生非,惹出麻烦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先生连连点头应诺,随后又笑:“您想多了,李夫人虽然脾气不好,可识时务的很。您的外孙如今发展的大好,还跟吴王殿下成了亲家,实韧可是郡马爷了,还做了青州刺史,中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