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第四天,上午十点整。
程望伫立在海州市公安局技术科的监控还原室中,眼前是由多块屏幕拼接而成的巨大画面,密密麻麻地呈现着各种影像信息。
今天的这些视频素材,均来自案发大学附近三条主干道上的智能交通摄像头,时间窗口精准锁定在第一名受害者陈佳乐失踪当晚的18:00至次日凌晨3:00之间。这是一段漫长的九个小时的连续视频回溯,技术人员已经过初步标注处理,程望只需重点关注五十多段被标记为“可疑时段”的剪辑记录。
坐在他身旁的是技术员林凡,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身形略显清瘦。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时刻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仿佛能从这繁杂的影像中看穿一切隐藏的秘密。此刻,他的双手灵活地在键盘与控制器上舞动,修长的手指像是训练有素的舞者,精准而快速地敲击、点击,发出一连串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从晚上七点起,这辆蓝色五菱宏光就频繁在东校门和西街之间出现。”林凡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调出一段画面,车牌号在屏幕上清晰可见,“粤A5E46X,经过初步排查,这车登记在一个叫‘韩子鹏’的人名下。他35岁,曾有高利贷催收的案底,两年前从深圳迁入海州。”林凡说话的语速不快不慢,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透露出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
“车辆轨迹还有吗?”程望紧盯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声音低沉而浑厚,仿佛是从胸腔中直接发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有。”林凡应了一声,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继续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在案发当晚23点05分,它最后一次出现在东城区工业路路口,之后便消失在城市边缘的监控盲区。为了追踪它的去向,我们调阅了沿线七个摄像头的画面,其中有五个画面显示它曾短暂停车,并且有一次疑似有人上下车。”林凡一边操作,一边详细地向程望汇报,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屏幕,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
“能定位上下车地点吗?”程望微微皱起眉头,眼神愈发犀利,仿佛要将屏幕看穿,试图从中挖掘出更多关键信息。
“能,位置在东城区海榕巷十七号路灯下。”林凡迅速点开标注,地图上一个红点精准地落在海榕巷十七号的位置,“那一段刚好是两台监控重合的死角区域,画面十分模糊,我们反复查看了好几遍,勉强能看到后门打开的一瞬间,一个身穿深色衣物的身影拎着疑似编织袋。”林凡说到这里,微微叹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