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社会关系梳理等方面逐层推进。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全局同仁夜以继日的努力、网络安全支援组的技术支持、文博系统配合单位的密切协作,是大家的共同付出,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话音刚落,记者席上“唰”地举起一排排手。
一位记者迫不及待地起身提问:“请问——在这种密室式文物失窃案件中,警方是如何精准锁定林呈三人的?”
程望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这是本案的关键所在。在调阅调展视频监控时,我们的技术人员可谓是目不转睛,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连续数小时盯着屏幕,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就在大家几乎要感到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段‘缺帧时长’。这一异常情况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正常情况下,监控视频应该完整记录事件,出现缺帧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于是,我们顺着这条极其细微的线索,全力以赴倒查系统访问记录。经过大量繁琐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发现某一内部账号异常频繁登录敏感模块。而经过进一步核实,该账号正是林呈长期使用的。”
“锁定林呈后,我们没有丝毫懈怠。在调拨单号与文物寄存编号之间,我们又发现了伪造标签。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物流环节必定存在问题。我们沿着物流线索深挖,结合运输流程中出现的物流信息断点,像抽丝剥茧一般,最终锁定了贺子敬所承包的临时周转通道。为了坐实证据,我们对贺子敬的银行卡流水进行了详细调查。果不其然,发现沈峤定期向他转账。至此,三人之间紧密的犯罪链条终于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又有记者站了起来,问道:“林呈的动机看似有‘理想主义’成分,警方是否考虑他属于‘学术性犯罪’?”
程望神色严肃,声音没有丝毫起伏地说道:“林呈所谓的‘理想主义’动机,看似冠冕堂皇,实则不堪一击。所有犯罪者,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可能试图用看似合理的思想来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然而,法律的天平是公正的,判定犯罪的依据是行为本身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结果。在本案中,林呈等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刑法。更何况,所涉文物乃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关乎公共信任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文化传承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任何以违法手段来实现所谓‘理想’的行为,都不能被法律和社会所容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者听后,一时哑然。
发布会最后十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