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具体术语什么意思?”程望问。
“说白了——系统表面上恢复了,实际上它处于一种‘盲视’状态,能看,但什么都不记录。”
“攻击源在哪?”
“我们检测到有一个中继信号来自馆外停车场。推测信号控制设备曾短时停留。”
“馆外停车场?”程望眉头微动,立即调出当天凌晨所有车辆进出记录。
果不其然,一辆黑色雷克萨斯越野车在凌晨三点三十七分驶入停车场,停留十七分钟后驶离,未在任何楼内摄像头记录中留下痕迹。
“车牌是假的,车主信息查不到。”技术员苦笑。
程望盯着屏幕上那辆模糊的车辆图像,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仔细检查车辆的外观,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标记或者刮痕之类的。另外,排查停车场周边其他监控设备,包括附近商铺、路灯上的监控,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画面。把前后几天停车记录都查一遍,看是否多次出现这辆车,同时调取沿路监控,还原车辆行驶轨迹。不过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监控盲区、画面不清晰等情况,我们要尽可能想办法克服。”
“明白!”
……
至此,案件的第一轮调查形成了三条重要线索:
1. 展厅安保系统被精准干扰,作案者可能掌握施工与电路图;
2. 李曼的门禁卡在案发时段被使用,且监控中断阶段无从验证其在场与否,怀疑卡被复制或借用,同时需调查与之相关的办公室翻修工人;
3. 一辆可疑车辆在案发时间短暂停留于博物馆外停车场,疑似远程干扰设备的中继点,但车主身份不明,需通过车辆特征及行驶轨迹进一步追查。
程望坐在办公室中,摊开一张记录了馆内展览核心藏品的列表。他指着其中《乾隆御制珐琅葫芦瓶》的备注栏,问身边资料员:“这瓶文物最后一次出库是什么时候?”
“约三年前,曾送至杭州市参加清宫文物联展,展期结束后返回。运输全程录像监控。”
“展览期间有没有维修、修复记录?”
“有,当时瓶口饰金部分略有磨损,曾由国家文物修复中心一名外聘专家进行轻微修整,过程约三小时,由本馆两名管理员陪同。”
“修复专家是谁?”
“我们查到资料,是一位叫林呈的文物修复师。现居北京,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