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赵环在业内小有名气,她曾看过他的一些设计理念,对其中强调的“人文尺度”和“建筑灵魂”颇为认同。
“不知道他会如何理解我的作品。”郭静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她突然想起,前几天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大学时期的一本日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写着:“渴望遇见一个人,让灵魂与肉身都有归宿,如同星子找到承接它的春水。”当时看到这句话,她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如今,这个念头愈发强烈。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赵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雨中的城市。霓虹灯光在雨幕中晕染成一片斑斓,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星子坠入春水的画面。他决定接受邀请,去看看这位名叫郭静的陶艺家的作品,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设计灵感,又或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内心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郭静则小心翼翼地打开窑炉,热浪扑面而来。她屏住呼吸,一件件取出作品。当最后一件陶器呈现在眼前时,她的眼中泛起惊喜的光芒。釉面上,金色的星子点缀其间,蓝色的釉料如春水般流淌,形成了完美的“星子坠入春水”的图案。
“成功了!”郭静兴奋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他人分享这份喜悦,第一个想到的,竟是那个从未谋面的建筑设计师赵环。她拿起手机,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放下了。“等展览上见面再说吧。”她对自己说。
在距离展览还有三天的时间里,赵环和郭静各自忙碌着。赵环反复修改着美术馆的设计图,试图将从邀请函中获得的灵感融入其中。他开始重新思考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想象着郭静的陶艺作品放在自己设计的空间里会是怎样的效果。
郭静则在工作室里精心布置展览要用的作品,反复调整每一件陶器的位置和灯光角度。她还特意为赵环的到来准备了一份特别的介绍,希望能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创作理念。
展览开幕前一晚,赵环失眠了。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关于展览的想象。他期待着与郭静的相遇,期待着看到那些以“星夜与涟漪”为主题的作品。这种期待,不同于以往对任何设计项目的期待,更像是一种对未知灵魂碰撞的渴望。
郭静同样辗转难眠。她站在工作室的窗前,望着夜空中稀疏的星星,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她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赵环的认可,也不知道两人的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春夜的风依旧带着寒意,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