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釉色温润,表面还刻有一些抽象的纹路,仿佛是老建筑的轮廓在陶土上的投影。“太完美了,和整个空间的氛围相得益彰。”他由衷地赞叹道。
两人一起将花瓶安置好,郭静直起身子,环顾四周,“你把这里改造得太棒了,这些老木料和现代的设计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艺术气息。”
赵环望着她,眼中满是柔情,“其实很多灵感都来源于你。你常说陶土会记住经手者的温度,我觉得老建筑也是如此,它们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让这些记忆得以延续。”
郭静脸颊微微泛红,正要说话,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两人对视一眼,快步走了出去。原来是几个工人在搬运雕塑时,不小心撞到了墙角的展示架,上面的展品散落一地。
“怎么回事?”赵环快步上前,蹲下身查看展品的情况。幸运的是,这些展品大多是复制品,只有一件小型的陶瓷摆件出现了裂痕。
“赵工,对不起,我们没注意。”工人们满脸歉意。
赵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没关系,大家小心一点,把这些收拾好。这件破损的展品,我来处理。”
郭静也蹲下身子,捡起那件陶瓷摆件,仔细观察着裂痕,“别着急,我或许可以修复它。裂痕有时候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就像老建筑上的岁月痕迹,反而能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赵环看着她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她在身边,仿佛再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两人一起将散落的展品整理好,又对整个场馆进行了最后的检查。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天窗洒进展厅时,美术馆的开幕仪式正式开始。各界嘉宾陆续到来,他们惊叹于这座老建筑的华丽转身,对赵环的设计赞不绝口。赵环站在人群中,看着人们在展厅里流连忘返,听着他们对老建筑故事的讨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王大爷拉着一位年轻的记者,激动地讲述着老城区的往事,“以前我们这条街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挨得近,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现在虽然房子拆了,但看到这些老物件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我打心底里高兴。”
赵环和郭静站在一旁,相视而笑。这一刻,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一次建筑改造,更是一场关于城市记忆的守护与传承。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老建筑的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