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星子落春水,陶心自清明。”这是外婆年轻时的创作手记,那时她还没被生活磨去棱角,总爱做些不实用的星象陶品。
母亲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你外婆要是还活着,看到你把好好的陶片敲碎摆地上,非拿篾条打你不可。”郭静回头,看见母亲手里拿着一个包裹,牛皮纸外绳结打得一丝不苟。“这是你外婆留下的东西,本来想等你成家再给你。”
包裹里是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二十块陶片,每块都打磨得光滑圆润,上面用墨线勾勒着不同的星象图。郭静拿起一块刻着“北斗七星”的陶片,背面竟有外婆的指纹印记,像嵌入陶土的月光。母亲在一旁轻声说:“你外婆当年想做一套‘星空陶砖’,铺在窑炉门口,后来被你外公骂不切实际,就搁下了。”
夕阳的金辉透过天窗,将木盒里的陶片照得透亮。郭静忽然想起七岁那年,陶碗炸裂时飞溅的火星,原来那些火星早就落在了她心里,长成了这片由碎陶片组成的星座图。她转头对母亲说:“妈,我想把这些碎陶片嵌进新做的窑炉墙里。”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卷钱:“这是我卖了十只碗攒的,你先拿去买釉料。”郭静接过钱,指尖触到母亲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揉泥留下的痕迹,和外婆笔记上的指纹一样,都是陶土与时光的契约。
深夜,郭静独自坐在工作室里,用胶水将碎陶片固定在木板上。她按照星图的轨迹排列,让每块陶片的熔痕都指向特定的方向——那块带“星子落”的陶片被放在中心,周围环绕着外婆留下的星象陶片,像众星捧月。胶水干透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她看着墙上初具雏形的“碎陶星座图”,忽然明白:所谓艺术,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展品,而是将破碎的时光重新拼贴成星图的勇气。
上午,母亲送早饭时看见墙上的星座图,久久没有说话。郭静递过一块刚烤好的陶土饼干,“尝尝,加了桃花泥,有点甜。”母亲咬了一口,碎屑落在围裙上,“你外婆以前也爱往泥里掺花瓣,说这样烧出来的陶碗会带着春天的味道。”
这时,隔壁画室的阿杰探进头来:“静静,楼下花店老板说你上次用陶片换的月季开了,红得像窑火。”郭静笑了笑,起身去拿工具,“我正要去挖些新泥,听说城郊那片河滩的土,捏出来的星星会眨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母亲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说:“要不要我帮你筛泥?”郭静回头,看见母亲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