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五分,赵家厨房的抽油烟机准时发出蜂鸣般的低响。赵环揉着眼睛走到餐桌旁时,父亲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摊开的不是报纸,而是一张A3大小的早餐营养配比表,边角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贴过,像一份需要终身执行的工程蓝图。
“坐直。”父亲头也不抬,钢笔在表格上划出锐利的横线,“肩胛骨与椅背夹角保持90度,有利于消化系统运作。”赵环下意识地挺了挺腰,听见自己的椎骨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父亲工具箱里那些尺寸精准的螺栓。
餐桌上的早餐摆得如同建筑模型——白瓷盘里,煎蛋被切成完美的正圆形,边缘焦脆的部分恰好形成0.5厘米宽的金色圆环;全麦面包片去边,对角线切开后整齐码放,夹角严格保持45度;牛奶盛在带刻度的玻璃杯中,液面与150毫升的标记线严丝合缝,连表面的奶泡都被勺子撇成标准的椭圆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父亲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映出表格上的营养金字塔,“七岁男孩早餐需摄入蛋白质15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30克。我将其分解为:煎蛋60克(蛋白质7.2克),全麦面包50克(碳水30克),低脂牛奶150毫升(脂肪3.6克)……”他的声音像计算器按键般精准,每说一个数字,赵环就觉得有根无形的钢尺在自己胃里丈量。
煎蛋的边缘有一处小小的焦痕,像夜空中偶然划过的流星。赵环盯着那点焦痕,用刀叉把煎蛋切成小块时,故意避开了那个位置。父亲的钢笔尖在表格上顿了顿:“第47号早餐方案中,煎蛋的火候误差允许范围是±5秒。你盘子里那块右下方的焦痕,超过了标准值2毫米。”
赵环的刀叉停在半空。他忽然想起昨天在巷口看见的野狗,正叼着半块焦黑的面包跑得飞快,面包上的焦痕像极了此刻盘子里的煎蛋。“爸爸,”他小声说,“焦痕其实挺好吃的,像饼干。”
“食物的口感参数不应纳入营养计算模型。”父亲在表格上画下一个红圈,“第3.2条备注:高温烹饪产生的焦糖化物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误差允许范围为0。”钢笔尖划破纸面,发出像昆虫振翅般的细微声响,惊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赵环低下头,用叉子将一块煎蛋送进嘴里。蛋白部分被煎得恰到好处,嫩黄中透着乳白,像他昨天在美术课上画的月亮。但他嚼着嚼着,忽然觉得这完美的圆形里缺了点什么——巷口野狗叼着的面包,焦痕是不规则的,像天上的云;而父亲切的煎蛋,连破碎的边缘都带着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