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都没有。
用低价、低利润占领市场。
你知道研发芯片有多烧钱吗?还特别费时间。
鸿蒙能领先两年,是因为他们的研究人员都是顶尖高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时间越长,领先优势越大。
要是市场都被鸿蒙芯片占了,再怎么花钱研究芯片也没用,根本卖不出去,赚不到钱。
那些资本家不会干赔本的买卖。
西方啯家也不傻,如果在技术上被远远甩开,投入再多的钱也没意义。
几十亿、几百亿砸进去,差距越来越大,谁受得了?
所以苏临当初认可鸿蒙的选择。
现在英特公司的325纳米芯片卖380美元,这是因为他们得用这些钱继续搞研发,还得回本。
一开始这价格不算高,毕竟苏临当年一微米芯片还能卖200美元呢。
英特刚推出325纳米芯片时,订单不少,第一个月就赚了几十亿美元。
当时,鸿蒙一代芯片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就在它刚上市的时候,就被325纳米芯片狠狠打压了一番。
结果鸿蒙一代的售价直接从200美元跌到了130美元一颗。
还好苏临跟三星签协议时,是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的。
如果按照这个价格的30%提成,每颗芯片只有39美元。
但当初三星定的零售价可是50美元一颗,这样一算,每颗就少了11美元。
一个月卖出上亿颗芯片,那就是十几亿美元的差距。
更糟糕的是,鸿蒙一代芯片的红利期特别短,只有短短两个月,总共才赚了100多亿美元。
之后利润迅速下降,订单也急剧减少。
到现在,这种1微米工艺的芯片每月只能卖出一百万颗,就算一颗还能赚70美元,总利润也只有7000万美元。
不过幸运的是,鸿蒙二代芯片很快就出来了,直接跳到了98纳米工艺,而且定价只要350美元一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抢了不少市场份额。
如今的世界还不像后来那么依赖芯片,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对芯片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夸张。
全球一年大概也就需要10亿颗新芯片,整个市场价值3600亿美元。
平均算下来,每个月只需要1亿颗新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