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什么,打开啯库取点就行。
跟十几亿人口相比,两千万人这点数量完全不影响战略储备。
而且苏临帮了大忙,如果连生活物资都让他掏腰包,这份人情就太重了,对方可能还不起。
苏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推辞,“行。”
有时候人情欠太多反而不好,得把握分寸,让对方觉得还能还得起,这样才会记得这份情。
这就像古代的功臣,功劳太大反而是危险的,虽然叫法不同,但道理差不多。
李部长突然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震:"什么?航母图纸和数据?"
"对,就是这个。
"苏临点头说:"不过能不能搞到手,我也不能保证,只能试试看。
"
苏临一向如此,对还没到手的东西从不轻易承诺。
刚才他灵机一动想到,现在乌克兰那边正闹着事呢,再过几年,没了核武的乌克兰,或许可以捞点好处。
要知道,俄啰斯刚独立时,所有重要的武器工厂和航母造船厂几乎都在乌克兰。
当时苏联解体,从乌克兰手里弄这些资料不算难。
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只要能搞到,肯定要!"李部长急切地说。
"好,不过我得花点时间,大概一两年才能搞定。
李部长别急。
"苏临答应了。
"别说一两年了,哪怕十年八年我也愿意等。
"李部长赶紧说。
"那倒不用这么久。
"苏临摇摇头:"最少半年,最多两年,至少六成把握能搞到手。
"
六成是他故意压低的说法。
要是说得太高,万一以后做不到,岂不是被打脸?
"行。
"李部长点点头。
但苏临觉得李部长还有话说。
"李部长,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苏临问。
李部长犹豫了一下才说:"苏先生,是这样的..."
航母眼看就要到手,可我们的海君还没相关训练,将来航母有了,也不能只有一艘空壳,还需要护航舰队。
你看..."
李部长自己也觉得这事不好办,但他也知道上面的意思,苏临人脉广,神通广大...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特别是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