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突破百亿,从那以后,美元储备每年都在直线飙升。
对内地来说,每年增加十亿美金,就跟毛毛雨似的。
“下个月你再去趟内地,把我们的条件跟他们说说。”苏临对苏冰说道。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苏冰听后立马点头答应。
...
“小英,叫方言过来一趟。”
等苏冰走了之后,苏临对小英吩咐道。
“明白老板,我这就去。”小英点头回应。
苏临自己也不清楚云腾系列的轿车现在开发到什么程度了。
等下个月苏冰去内地的时候,要是能带一台车给他们看看就好了。
要是真能做到,相信成功的概率肯定会大大提升。
苏临一直觉得,一家车企只靠一个品牌很难发展壮大,就像一个人用一条腿走路一样,根本走不远。
一个小时后,方言来到了苏临面前。
“老板。”方言毕恭毕敬地打招呼。
“劳斯来斯现在的状况怎么样?”苏临看着方言问道。
“目前情况很好,劳斯来斯在全球各地已经有不少客户了,上个月的订单增加了两千三百台。”方言兴奋地说。
两千三百台劳斯来斯,那就是二十多亿美元的收入,按照成本计算,至少能赚一半左右。
当然,这也处于快速增长期,所以订单才会这么多,不过后面估计会减少不少。
但是一年卖出一万台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这样年收入就能达到一百亿美元,利润大概在五十亿美元左右,换算成港币就是接近四百亿。
“云腾的研发进展到哪一步了?”苏临又问方言。
劳斯来斯基本上发展到一年一万多台就已经是极限了,毕竟有钱人虽多,但汽车不是消耗品,不可能每年都换。
所以,目前就得开发新品牌,云腾就是苏临的一个尝试。
如果能把云腾这个品牌做起来,意义完全不同。
“老板,云腾就差车辆定型了,只要确定型号,马上就能生产。”方言向苏临汇报。
一辆车最重要的是车型设计,一个好看的设计绝对能让车更有吸引力。
苏临也没打算太超前,让后世那些热销车型现在就出现,毕竟在这个年代,审美是个问题。
大众能不能接受还是未知数。
所以按部就班地发展就行,提前一两年可能算是天才,但要是超前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