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饿着肚子在小树林里窝了一宿,到了第二天白天,才在附近的渔村找了吃食。
\n
初来乍到,既没有身份证,更不会讲粤语,渔民们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他是偷渡过来的大陆客。
\n
不过渔村这里的人,对偷渡现象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有不少渔民,早年也是从内地偷渡过来的,所以他们对苏大河这样的内地偷渡客,见怪不怪,也谈不上排斥。
\n
苏大河暂时在渔村安顿了下来,一边给人打短工,一边默默学粤语。
\n
他年纪轻,又踏实勤干,当年又是下乡插队的知青,有文化,底子好,对新鲜事物学习的特别快。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而且还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之中。
\n
村里有好几户渔家,看苏大河如此优秀,将来肯定有前途,于是纷纷托人说亲,想把女儿嫁给苏大河,将他留在小渔村里。
\n
不过都被苏大河一一婉拒了。
\n
除了他还记挂着远在内地的妻子郑保红外,还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里,窝在这小小的渔村里。
\n
相反,他一直想离开渔村。
\n
他想等时机成熟了,就走出渔村,到大城市里,去见识繁华的九龙、尖沙咀、油麻地、油尖旺、中环、元朗、铜锣湾……
\n
苏大河扪心自问,如果来到香港,只是娶
\n
个渔家女,一辈子窝在小渔村,自己又何苦拼死泅渡来香港呢?
\n
在小渔村待了一年多后,苏大河终于想办法给自己搞到了一张身份证。
\n
眼见时机成熟,他知道,也是时候离开这座小渔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