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另换一个香港本地代表过来,也许中间还会有各种波折。
\n
他很清楚,经过上面几轮的考察和商谈,以及后面几次长途电话的通气,苏大河此行,基本上可以敲定整体投资合作的80%事宜,剩下就是双方抠细节的事了。
\n
所以,这次苏大河能全权代表力合集团,来洽谈投资酒店事宜,王跃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n
经过最近几日的洽谈之后,双方关于酒店投资的事宜已经基本敲定。
\n
不日,就正式签约。
\n
至于苏大河对王跃民,的确也是抱有极大的好感,不单单是双方都有下乡插队当知青的经历,还源于王跃民这个人,不像他传统认知里的地方干部,办事不懂变动。相反,王跃民是一个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年轻干部,所以做事,说话,都很对苏大河的胃口。
\n
因此,这次投资酒店的洽谈合作,苏大河也是跟区政府的领导指名道姓,要求王跃民作为主要代表加入洽谈小组。
\n
在他看来,既然王跃民做人做事都很对脾气,索性就将这次招商引资的政绩,落在他个人头上好了。
\n
朋友之间,既然有肝胆相照之义,便有青云富贵相赠之谊。
\n
公务车飞驰在路上,正向罗湖区政府的签约现场驶去。
\n
今天上午,苏大河要到区政府见一下主要领导,顺便在王跃民的陪同下,走一下明天签约仪式的彩排。
\n
车里,苏大河跟王跃民相谈甚欢。
\n
快到区政府的时候,苏大河突然说道:“王局长,关于明天的签约仪式,我有个请求。”
\n
王跃民一听,问道:“苏总,你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