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如今长安沦陷,司马昭身死国灭,所谓的晋国已经不复存也,我等如果以晋国子民自居,不过是亡国之民也,某欲恢复魏之国号,奈何大魏之国号,已为曹亮所窃居,就算我们再想做回魏之臣民,亦无可能。蜀国继承汉祀,而我等三代之上,亦是汉臣,今日归汉,亦是认祖归宗,何用降字耳?如今天下大势已尽归曹亮,此国仇家恨,某时刻铭记,须臾不敢忘,若得蜀国之襄助,方可报仇有望。某今日此来,就是不想与伯济公刀兵相见,以免令亲者痛,仇者快,还望伯济公能以大局为重啊!”
\n
这回郭淮真得是沉默了,司马伦所言句句在理,司马家的头号敌人是谁,自然是曹亮,那是有着灭国亡族之恨啊,此仇不共戴天,永远也是无法和解的,司马伦为了报仇,也算是不择手段了,眼看着凭借自身的愿意无法达成目标,司马伦毅然决然地投降了蜀国,他并不是去寻求荣华富贵的,而是想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达成目的。
\n
现在唯一能让司马伦来借助的力量,也只有蜀国了,所以司马伦才会忍辱负重地去投降蜀国,同时为了避免和郭淮自相残杀,司马伦主动地前来劝说于他。
\n
其实郭淮对自己的处境也是十分的清楚的,毕竟以他手中目前拥有兵力,尚不足以对付蜀国的姜维,而一旦曹亮的军队杀到的话,郭淮恐怕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了,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陇西的沦陷,或者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因为很可能他早早就就会死于魏军的铁蹄之下了。
\n
思索和纠结了半天之后,郭淮对司马伦说,让他考虑考虑再做答复,司马伦拱手称诺,率军转身而去。
\n
郭淮此刻的心中,是无比的充满着矛盾,尽管他也清楚目前的局面困难,但他真得做不到和司马伦那样洒脱,说降蜀便降蜀。
\n
和蜀国做对手,郭淮差不多做了三十年,可谓是知根知底,积怨颇深,如果这个时候让郭淮去向蜀国投降的话,从情感上来讲,郭淮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
\n
而且司马昭生前将太子司马炎和齐王司马攸托付给了他,如果郭淮此刻跟随着曹亮一同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