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车身斜置在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链轮为主动轮;主动轮的轴较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马钧所制的翻车,轻快省力,可让儿童运转,“其巧百倍于常”,洛阳百姓争相仿制,被广泛应用。
\n
龙骨水车直到后世二十世纪还在乡村广泛的应用着,一项发明成果,可以应用近两千年,惠及亿万农民,马钧堪称是功不可没。
\n
此为二异也。
\n
有一次有人给明帝进献了一套木偶百戏,做工精良,栩栩如生,但唯一遗憾的是这套木偶是死的,不能动的,那怕做工再精湛,看几遍之后也就索然无味了。
\n
曹叡于是问马钧能不能有办法让这套木偶活动起来,马钧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曹叡大悦,诏令马钧加以改造。
\n
这么难的任务别人或许觉得不可思议,木头人本来就是死的,怎么会动呢?许多和马钧不睦的大臣都等着看他的笑话,等着他被皇帝降罪。
\n
但马钧又一次地打脸众人,他成功的制造出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通过传动机构。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是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
\n
曹叡龙心大悦,给了马钧很多的赏赐,此为三异也。
\n
马钧在机械发明这个领域,远远地走在了先人的前面,同时代的发明家,也只有蜀汉丞相诸葛亮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n
但让曹亮感到痛心的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匠人是极为鄙视的,匠人的地位也是极为低下的,马钧一生最高也只做到了给事中,这只是一个五品的小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