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一戒,他怎么可能安持?
\n
“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n
不能持!
\n
他受困于因果,求的是因果,因人成事,因事成人,所求的虽是简单,却需要天大的因果来偿还,这便是劫难。
\n
渡劫先渡人,如若有不安生之人,那便渡了他!
\n
何谓杀人,杀人不是指你手握凶器,了结他们性命,这只是最简单、最低级的犯了杀戒。不杀生,代表的是你的心,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这也是杀生;挑唆他人,杀人致死,这也是杀生;供奉一国,祸国殃民,流民无数,这也是杀生!
\n
这一戒,他又怎么可能安持?
\n
想了想,虚幻还是觉得自己不可能这么寂然无声,还是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那上面是他烂陀寺的主持方丈,是他的师伯。
\n
“弟子甘愿领罚!”
\n
虚幻这话说的倒没有什么,毕竟所有的人心中想的都是,你虚幻,一介佛门弟子,五戒七律你破了这淫戒,而现在看方丈主持的问话,竟然是要连杀戒都要破,你不甘愿领罚,难道说还能像没事人一样不成?
\n
只是问法和尚听到这里,缓缓的抬起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虚幻,没有说什么,只是又重新低下头,微闭着双眼,默念着佛经,只是,如果跟他亲熟的人才会发现,他那手上拨动手串念珠的速度快了几分。
\n
只是在场的人,又有会会注意这个,他们的注意力可都在虚幻的身上。
\n
不过,也不是真就没人注意,比如主持方丈问情和尚。
\n
问情和尚看到自己师弟的反应,然后又把自己的眼光落在前面,跪在蒲团之上的虚幻,他的面前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