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耳边的鼓乐欢腾喜庆,丽姐儿原本感伤的情绪渐渐好转。
\n
还未进花轿,喜哥儿稚嫩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姐姐且安心,若姐夫不好,我们兄弟几个,必为你出头,不让他好过。”
\n
接着丽姐儿就跌进了花轿,手中还抱着一个银瓶。
\n
丽姐儿反应过来喜哥儿说的话,心头如暖流划过一般。怪不得老祖宗说多子多福,果真有其道理的。娘家有兄弟依靠,夫家自然要顾忌。
\n
赵晏殊骑在高头骏马上,领着迎过亲的队伍往丁字街方向,安国公府走。
\n
迎亲的队伍一离开徐家,徐家就开席。鞭炮放的震天响,街坊邻里都出来道喜。
\n
丽姐儿坐在花轿里,则顿觉饥肠辘辘,饿的难受。幸好林氏事先准备了一口酥在袖子里,丽姐儿小心翼翼地掏出点心,一口一个,通通吃光。
\n
待到了国公府,赵晏殊用无箭的弓射了轿帘。再用大红绸缎将抱着宝瓶的丽姐儿牵出花轿,跨过钱粮盆,脚踩红毡,朝正堂而去。
\n
一路上,大红宫灯柔和而热烈的光照进丽姐儿的盖头,一片红霞般让丽姐儿心跳的飞快。
\n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赵晏殊就携着丽姐儿去了婚房。
\n
两人并肩坐在床上,赵晏殊用秤杆挑开了丽姐儿的盖头。丽姐儿待适应了新房中的光线,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赵晏殊,而是在新房中看热闹的众人。其中大部分是女眷,只有几个年龄在四五岁的男孩,一众人都用或好奇或打量或惊讶的目光瞧着她,而她怔愣地瞧着众人。
\n
直到喜婆的声音响起,丽姐儿才转头看像赵晏殊。一如既往的绿眸深邃明亮,漂亮的不像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